王端鵬
  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,是中國先哲的一種求知模式,亦是古人自我修養的一種途徑。孔子曾周游列國,孟子閉門讀書多年之後也成為當時有名的游士,“後車數十乘,從者數百人”;司馬遷十年苦讀,負起行囊遍游天下。
  時光荏苒,歷史的車輪推動社會不斷進步,“行萬里路”不僅沒有過時,反而在新的時期綻放出耀眼的智慧之光。為官一任,很有必要“行萬里路”。
  領導幹部要“行萬里路”。人的認知是有規律的。毛澤東同志說過:“實踐、認識、再實踐、再認識,這種形式,循環往複以至無窮,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,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。”領導幹部“行萬里路”的真正目的,應該是為了真誠傾聽群眾呼聲,真實反映群眾意願,真心誠意為群眾做好事、辦實事、解難事。而這一切,沒有一種扎實、踏實、務實的精神,是無法實現的。
  “行萬里路”要敢於面對群眾批評的聲音。一路走來,群眾說的話不可能都是好聽的話、贊美的話,更多的可能是抱怨的話、批評的話和難聽的話。往往,真實的情況就隱藏在這些讓人不舒服的話里。這個時候,如何應對考驗著領導幹部的修養和智慧。只有聽得進“牢騷話”,才能聽得到“真心話”;只有聽得意見,才能找到問題。對於群眾反映的問題要記在本上,更要記在心裡,想方設法加以解決;對於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,要積極聽取,認真思考,甄別採納。
  “行萬里路”不在形式在質量。如何保證質量?一是“微服私訪”。隨機走訪群眾,不定時間、不定線路、不定方式、不定對象,這樣才能看到真實情況、聽到真實聲音。二是輕車簡從。這不僅體現了優良的作風,更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。三是進村入戶。到基層老老實實獃一段時間,到矛盾集中的地方走一走,到田間地頭看一看,與群眾坐在一起聊一聊。四是走進田間地頭。“路”在腳下,責任在肩頭,只有俯下身子、走進田間,才能體味到群眾生活中的冷暖疾苦。  (原標題:“行萬里路”的哲學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p45mprsm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